2007年3月7日星期三

喜欢很久的歌手|埃里克·克莱普顿(Eric Clapton)

还是上次东辉来找我,带着他的新本本,折腾完电脑,他让再给拷点歌曲,他居然喜欢我收藏的英文歌,我给他拷的时候发现他电脑里有首埃里克·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我父亲的眼睛My Fathers Eyes,那是我在“跨越明天”公司的时候从公司拷给他的,我家里居然没有了,不过我有他的那张收录此歌的精选集。

埃里克·克莱普顿(Eric Clapton),英国蓝调摇滚吉他大师,他个人的生活不幸一直伴随着他曲折且辉煌的音乐事业。他通过音乐表达他真实的感情,他也陷入酒精、毒品的缠绕,借以逃避、缓解友人的离去,亲人、爱人的死去。

克莱普顿,1945年3月30日出生于英格兰的萨里,15岁接触布鲁斯音乐,17岁开始弹吉他,以自学为主。1963年,克莱普顿就参加了一个乐队,但不久即告解散。年底,他加入到"新兵"(Yardbirds)乐队,任主音吉他手。当乐队逐渐走向商业化时,克莱普顿为了寻求新的发展,于1965年3月离开了"新?quot;乐队。不久受约翰· 梅奥尔(John mayall)之邀,加入了他的"布鲁斯开拓者"(Blues Breakers)乐队,但只在其中待了很短时间。1966年他又组建了"精华"(Cream)乐队,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。1968年底,"精华"乐队解散,他又和史蒂夫·温伍德(Steve Winwood)等人联合组成了"盲目信仰"(Blind Faith)乐队,但是未能获得成功。1970年,他作为独立吉他手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《埃里克·克莱普顿》,5月份组建了"德里克和多米诺"(The Derek & Dominos)乐队,并录制了著名的歌曲《莱拉》(Layla),1971年5月乐队再次解散。从此以后,克莱普顿一直以个人名义独自发展。1991年,为4岁儿子不幸身亡而写的《泪洒天堂》(Tears in heaven)获第35届格莱美(1993年)最佳歌曲、最佳唱片和最佳男声演唱奖。1992年3月,克莱普顿举办了一场"不插电" 演唱会,同年发行的现场版专辑再次引起轰动,并带动了"不插电"音乐潮流。1997年的《改变世界》(Change the World)、1999年的《我父亲的眼睛》(My father's eyes)分别又获当年的格莱美奖。克莱普顿的代表作品除了以上提到的歌曲之外还有:《在你告我以前》(Before You Accuse Me)、《奇妙的夜晚》(Wonderful Tonight)等。

推荐那首格莱美获奖金曲下载: 我父亲的眼睛
或者到这里下载:我父亲的眼睛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