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

回纥

读音:hui-he。
中国古代民族名,亦称“回鹘(hu)”、“乌护”、“乌纥”、“韦纥”。回纥是唐朝早期的翻译,而后回纥人要求更名为“回鹘”,取其意有“鹘隼”般的勇猛。回纥是维吾尔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宗源。在唐朝的同时代,回纥和吐蕃在北方和西方立国,对中国历史有深远的影响。突厥语的回纥(Uighur)为团结、同盟辅助之意,由九姓乌古斯与十姓回纥组成。而突厥汗国在突厥鲁尼文中习惯称呼回纥人做 Toquz-oghuz,意为“九姓”。


强盛时期的回纥版图

立国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唐天宝三年(744年),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,推翻了突厥汗国,杀突厥白眉可汗。受封为奉义王及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。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,王庭(牙帐)设于鄂尔浑河流域,居民仍以游牧为主。回纥的首领不称可汗,名俟利发。 唐朝时,回纥取“迅捷如鹘然”的意思,改作回鹘。

强盛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立国后,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,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。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。回纥曾经三次与唐代和亲:唐肃宗乾元元年,嫁宁国公主与小宁国公主予葛勒可汗,另二次是在唐德宗贞元四年嫁咸安公主、唐宪宗时期嫁太和公主。互市方面,回纥多次逼迫绢马互市,一匹马四十匹绢。一般一年五六千匹至数万匹马。。 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,西至金山伊塞克湖托克马克一带(今阿尔泰山),南跨大漠。北至叶尼塞河与图瓦共和国。回纥人曾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杭爱山建设一城,名为斡耳朵八里。 最强大时,契丹为回纥牧羊,鞑靼为回纥牧牛,札剌亦儿为回纥牧驼,几乎控制了所有草原民族。另一方面,他们多次与吐蕃周旋,争夺控制北庭与河西,每次吐蕃也被打退。

灭国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,加上统治无道,内讧不断。回纥汗国末期,汗族药罗葛氏被推翻,铁勒部之一的阿跌氏篡夺了政权。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。西迁后,政权又被铁勒部的仆固氏篡夺。

西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840年,庞特勤率回鹘十五部 分三路西迁 一迁吐鲁番盆地,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。
一迁帕米尔高原西楚河一带,称葱岭西回鹘。即是黑汗王朝的前身,与葛逻禄人溶合。
一迁河西走廊,称甘州回鹘,后来成为河西地方的土著,就是现在的裕固族。
一部分溶入契丹,因此有契丹半回鹘的说法。
一部南下,先可汗的兄弟逃亡唐代天德军塞下,要求内附,这部分可能成为汪古部。
其中前两支定居新疆的回纥,发展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。回鹘亡国后,仍布大量回鹘人停留在漠北,辽朝置回鹘国单于府管理他们,他们溶入其他突厥部落,例如镇海,他是寄居克烈部的回鹘人。

文字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 ,后来改为使用粟特文,更进一步采用粟特文字母拼写自己的突厥语,学界称之为回鹘文。也有学者认为回鹘文字母是源自景教徒的叙利亚文。回鹘文是回鹘式蒙古文和满洲文的始祖。回鹘人可说是草原上最文明的种族。

宗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唐代中叶,摩尼教传入东亚,葛勒可汗是第一位信仰摩尼教的可汗,之后流行全国,并被回纥汗国牟羽可汗订为国教,详见摩尼教。 回纥汗国瓦解后,摩尼教遭到打压,西迁的回纥人多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,大致上以葱岭为界,吐鲁番,于阗为藏传佛教势力范围,喀什为伊斯兰教。 约在北宋中期,伊斯兰化的东喀喇汗国侵入今天的南疆盆地,占有了疏勒、于阗一带,南疆盆地逐渐伊斯兰化,直至今日当地的维吾尔人仍然信仰伊斯兰教;而河西走廊残存的裕固族则仍信仰藏传佛教。

没有评论: